一.产品介绍
武都油橄榄果实多为椭圆形或卵圆形,纵径1.6~2.5厘米,横径1~2厘米,平均单果重1.2~5.3克,成熟后呈紫红色、蓝黑色或浅黄色。主要品种有莱星、鄂植8号、豆果、阿尔波萨纳、城固32号和阿斯。橄榄油色泽黄绿,清亮透明,气味清香,口感滑爽醇厚,具有独特油橄榄香味,品质优良。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2.1地形地貌
武都油橄榄产区主要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及半山地带。由于西秦岭山系的屏障作用,沿川河谷及缓坡地带形成了冬暖谷地,为性喜温暖的油橄榄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度夏和生长结实条件。武都油橄榄产区与地中海沿岸油橄榄主产国西班牙、意大利在同一个纬度上,为油橄榄黄金生长带。
2.2土壤情况
武都油橄榄产区土壤是黄土母质形成的碱性土壤,含钙量丰富,符合油橄榄喜钙特性,土壤质地疏松、通透性强,为油橄榄根系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2.3气候条件
武都油橄榄产区是亚热带最适宜种植油橄榄的地区里唯一一个半干旱地区,冬半期是一个旱季,夏半期是一个雨季,但是雨季雨量较低,即满足了油橄榄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又光照充足,所以果实品质优良。年平均气温14.9℃,年日照时数1911小时,无霜期120~284天,年有效积温(≥10℃)在4000℃以上,空气湿度60%,非常适宜油橄榄生长。
三.地域范围
武都油橄榄产区位于陇南市武都区所辖角弓镇、石门镇、两水镇、姚寨镇、城关镇、东江镇、汉王镇、桔柑镇、三河镇、外纳镇、玉皇乡、郭河乡、汉林镇、马街镇、柏林镇、安化镇、坪垭乡、蒲池乡、磨坝乡、龙凤乡、佛崖镇、甘泉镇、洛塘镇、琵琶镇、枫相乡、钟楼滩街道办、吉石坝街道办、江南街道办、江北街道办共25个乡镇4个街道办,470个行政村55个社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2°47′~33°42′、东经104°34′~105°38′。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4.1 外在感官特征
武都油橄榄果实多为椭圆形或卵圆形,纵径1.6~2.5厘米,横径1~2厘米,平均单果重1.2~5.3克,成熟后呈紫红色、蓝黑色或浅黄色。主要品种有莱星、鄂植8号、豆果、阿尔波萨纳、城固32号和阿斯。橄榄油色泽黄绿,清亮透明,气味清香,口感滑爽醇厚,具有独特油橄榄香味,品质优良。
4.2 内在品质指标
武都油橄榄中含油量≥18g/100g,不饱和脂肪酸总量≥11g/100g,棕榈油酸C16:1n7≥0.1g/100g,亚油酸C18:2n6c≥0.65g/100g。
4.3 安全要求
武都油橄榄产品按照国家相关质量标准要求执行,根据国家无公害、
绿色农产品生产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制定武都油橄榄的生产操作技术规程。
五.特定生产方式
3.1 产地环境要求
武都油橄榄产地选择土壤肥沃、理化性能好,质地疏松,保水保肥性强,通透性良好,钙质含量高,pH值7~8,全盐的含量不超过1g/千克的河谷地区或坡向向阳、坡度在15度以内半山地带。产地环境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3.2品种选择与配置
3.2.1武都油橄榄主栽品种有莱星、鄂植8号、豆果、阿尔波萨纳、城固32号和阿斯。
3.2.2武都油橄榄选择不同成熟期品种的搭配,油用品种、果用品种配套种植,这样有利于分期采收、加工和综合利用。
3.2.3配置比例:武都油橄榄在相互授粉亲和力高的主栽品种之间进行等比配置;当主栽品种之间不能相互授粉或授粉亲和力低的配置授粉品种时,采用主栽品种占80%,授粉品种占20%配置种植,来提高坐果率。
3.2.4配置方式:坡地或者梯田油橄榄园可间隔4~5行栽一行授粉品种,平地油橄榄园可间隔3~4行栽植1行授粉品种。
3.3整地与栽植
3.3.1武都油橄榄整地方式依气候、地形和土壤条件而定。平地橄榄园采用全面深翻土地为宜;山地橄榄园应修筑水平梯田。
3.3.2开挖定植穴:槽式栽植坑,槽宽100~120厘米、深100厘米;穴式栽植坑,穴宽100厘米、深100厘米。将挖出的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以便表土回填。
3.3.3施肥:武都油橄榄每穴施农家肥20~40千克作为基肥。
3.3.4回填:武都油橄榄栽植时将肥料与表土拌均匀后回填,深度60~40厘米,压实后在回填至高出地面10~20厘米。
3.4苗木质量
裸根苗:选择1~2年生扦插移植苗,苗高50厘米、根系长20厘米以上,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
容器苗:选择1~2年生扦插移植苗,苗高50厘米、根系长20厘米以上,且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
3.5栽培技术和方法
3.5.1株行距为(4~6)米×(4~6)米,既每亩栽20~30株。初植密度行距为3米×5米,树冠交错后调整为5~6米。裸根苗在春节萌动前或秋季苗木停止生长前栽植;容器苗或带土球苗木一年四季均可栽植。
3.5.2武都油橄榄定植坑的深浅要与原来苗木入土深度或容器高度相一致。裸根苗栽植前,先剪除破损根、过长根,然后将根系蘸满加有生根剂泥浆后栽植。栽植容器苗时,先去掉容器后放入定植坑,边回填土边压紧,回土到根茎处为止,其它工序与栽植裸根苗相同。栽后在苗木周围培成一个圆形土盘。浇透定根水后,在土盘上覆盖一层稻草或者地膜保湿和提高地湿,有利于根系愈合、生长,提高成活率。设立支柱,固定苗木,防止倒斜或风吹动影响成活。
3.6栽后管理
武都油橄榄栽后要及时加强水分管理,特别是干旱春季栽植时,要密切关注土壤的水分变化,及时灌溉,保证成活。对死亡的植株及时补植,同时加强管护,防止人、蓄的损坏。
3.7土肥水管理
3.7.1扩穴:武都油橄榄每年采果后,进行一次扩穴;每年在树冠幅内进行2~3次松土除草,松土深度宜浅,以不损伤根系为原则,小树深度不超过5厘米。
3.7.2 施肥:(1)腐熟农家肥:每年3月下旬,每亩施腐熟农家肥600千克。(2)腐熟果渣:每年10月中旬,每亩施腐熟果渣400千克。(3)油橄榄专用肥:每年12月下旬,每亩施油橄榄专用肥200千克。
3.7.3松土除草:每年在树冠幅内进行2~3次松土除草,松土深度宜浅,以不损伤根系为原则。小树深度不超过5厘米;成年树松土深度10~20厘米,松土范围距离树干20厘米~30厘米。
3.8整形修剪
3.8.1整形方法:苗木生长达到1米左右时进行修剪,树形通常有三主枝开心形和疏散分层形,逐年修剪,修剪时间可在采果后至次年春季发芽前进行。在春季现蕾后可适当疏剪过多的花序,夏季则采取抹芽、摘心、扭梢等方式进行夏剪,辅助整形和控制树体。
3.8.2修剪方法:(1)幼树:以轻剪为主,主要疏除过密枝、交叉枝和竞争枝。(2)结果初期:修建以轻剪为主,多疏少截,促进树冠继续扩大,培养结果枝组。(3)盛果期:在冬、春休眠季节修剪时将已经结过果的枝条截短,促进萌发新的枝梢为来年结果预备枝。当春季现蕾时,若花量过大,要及时疏除一部分。(4)弱树修剪:采取重度回缩的方法。
3.9病虫害防治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3.10果实采收
武都油橄榄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果实成熟率达到60%~70%时,分品种采收。
六.包装标识相关规定
5.1标志 在包装方式上采用箱式包装和袋式包装两种,包装箱或包装袋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已获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其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使用具体标注按有关规定执行。
5.2 标识 明确表述地域范围内的地理标志“武都油橄榄”的生产经营者, 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武都油橄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武都油橄榄”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使用标识, 在其产品包装上统一使用“武都油橄榄”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5.3 标签 在标签上标注“武都油橄榄”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及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产品名称、数量、品种、产地、包装日期、保存期、生产单位等内容。